從小寫字歪醜的我,竟然也有自己做字型的一天。
檔案 620 bytes,只有一個字符(glyph),U+0020
"space" 空白。
這個字我寫得不差吧……
用途是為了網頁排版:在「等寬數字」和空白、中日韓文字混合出現時,讓空白得以被單獨調整大小。
前提是你本來就會在中英文之間「手動加入空白」,如果是不加派就不能用了。
基於 CSS font-family
的 fallback 機制,這個字型「只會」套用在空白上。而因為造字時把它做得比較窄,呈現起來就會比 monospace 小一點而比較順眼。
配合 @font-face
,還可以用 size-adjust
去微調它的寬度。
CSS 使用例:
:root {
--font-space: 'BootleqSpace';
}
@font-face {
font-family: 'BootleqSpace';
src: url('/assets/BootleqSpace.woff2') format('woff2');
font-display: swap;
/* 縮放 50% 與配套微調 */
size-adjust: 50%;
ascent-override: 170%;
/* 縮放 450% 與配套微調 */
size-adjust: 450%;
ascent-override: 27.5%;
descent-override: 12%;
}
.font-mixed {
font-family: var(--font-space), 'Some monospace font', 'Noto Sans TC', sans-serif;
}
目前版本 BootleqSpace.woff2
放在 feeders-charts 專案 2025-02-11 的 commit 中,字型授權是 Public Domain,可隨意使用
→
https://github.com/bootleq/feeders-charts/commit/5776c04a44
另外,如果只是想快速將字型「subset」切成只含某些字元,可以用 pyftsubset 這個工具即可。